大家好,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金刚藤又名什么药的问题,于是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金刚藤又名什么药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金刚藤有什么功效?
大家好,我是海南茂哥,欢迎大家关注我。今天来和大家说说在农村常见的金刚藤有什么用处?
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金刚藤,它是一种藤援状灌木,喜欢生长在阳光充足,土壤较为干旱的环境中,并且这种植物的生长力非常强,在贫瘠的土壤中也丝毫不影响它的生长。平时在灌木丛或者山坡上都能见到它的踪影。
金刚藤名字的由来,多半是因为其“硬”的特点,这种植物在西南部及西藏等地很常见,几年前我去云南的时候就见过。遇见金刚藤,一般的柴刀都拿它没办法,不愧它“金刚”的称号,相信在农村生活的小伙伴可能都见过,那么如此常见的植物有什么作用呢?
首先它是民间很常见的一种草药,它的药用价值是很高的,金刚藤的叶子可以入药,还有着除风湿、活血、解毒、抗癌的作用。听当地的老人说,用晒干的金刚藤来泡酒,有祛风除湿,活血止痛的作用,也可以把晒干的金刚藤切片用来泡水沐浴,有祛湿作用。
除了药用外,还可以做装饰品,这几年卖得很红火的金刚藤手镯就是由它制成的,所以如果你在山上见到它,不妨摘点带回家哟!
对于金刚藤的作用你还知道其他的吗?欢迎和茂哥进行讨论分享!
金刚藤农村叫金刚刺,学名菝葜,是百合科菝葜属多年生的藤本攀附植物。金刚藤的别名乌鱼刺,铁茭角,山归来,马加勒,红灯果,筋骨柱子等等。
金刚藤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河南,西安,安徽,山东,江苏,台湾,福建等地区。金刚藤其根茎部分当药材使用,块茎可以提取栲胶和淀粉,还可以煲汤。块茎含有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,微量元素,矿物质,能提高人体免疫力,具有消肿止痛,解毒散瘀,祛风活血等功效。
金刚藤生长在山坡,林下,灌丛,路边等,适应性很强,耐旱,喜欢温暖干燥的气候环境中生长。金刚藤淡绿色的叶片圆形或卵形,藤上有很多细细的刺。花朵单性,雌雄异株,花朵成簇球形,颜色为黄绿色,十几朵伞形花序球形,生长在幼嫩的小枝上。根弯曲的圆柱状,有明显的节状,根茎肥厚粗比较坚硬。生时绿色,后为红色,熟时暗红色。金刚藤以金色为主,非常的漂亮,光滑的皮质,果实很小。
金刚藤有什么功效?
金刚藤是百合科植物菝葜的一种别名,在我们这里,把它叫做“马格勒”(客家话)。
金刚藤的名字听起来就给人一种霸气,坚硬的感觉,功效也不少,可是在我们那里却用来它形容一种不怎么受欢迎的人!
90年前出生的农村人,应该都见过金刚藤。它的藤因为韧性好又结实,很多时候我们上山砍柴火时,都会用它来当绳子捆绑柴火。可是弄它的藤时也不容易,需要锋利的刀,找好部位一刀下去,不然有点难!
金刚藤的坚硬主要在于它的根,它的根不仅长得丑,还有刺,更坚硬如金刚。挖过金刚藤的根做草药的人应该都有体验过,把根切片时,不仅费刀,还费手茧!
只有以前农村那种又大又重的柴刀才有办法治它,一般的刀砍下去,直接给你弹回来。读小学时,为了砍金刚藤的根,我的手可没少起泡。
李时珍曰:“释名:菝葜,金刚根,铁菱角,王瓜草。此草茎蔓强坚短小,古名菝葜”。金刚藤,即中药里的菝葜,因其藤和根坚如金刚,砍伐起来比较困难,民间故称之为金刚藤或金刚根,是常用中药之一。
金刚藤出自《西藏常用中草药》,它属百合科,多年生的攀援灌木,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及西藏等地,又名菝葜、铁菱角、马加勒等。入药部位是根状茎,全年可采,洗净,切片晒干,或用盐水浸泡数小时后蒸熟,晒干。但8~9月采摘最好,是藏人常用的祛风湿中药材。性平,味酸甘。古代《名医别录》列为中品。主要生长在山坡的林下,可能许多农村的朋友山上见过,它的果实红色,口感酸甜。
藤类药材多有祛风除湿的功效,比如雷公藤、海风藤。金刚藤也含有祛风湿的功效,《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》:“祛风湿,利小便。消毒肿。主治风湿,筋骨麻木。”可以用于治疗风湿、类风湿关节炎。还具有利尿功效,用于小便不利,淋涩。
此外还具有活血去瘀,解毒散结的功效。在《四川中草药志》中记载“清热,除风毒,血淋瘰疬及跌打损伤”,可以治疗疔疮肿毒,蛇虫咬伤,跌打损伤,内服外敷兼可。
到此,以上就是对于金刚藤又名什么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金刚藤又名什么药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